打造外包产业生态圈 助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本站编辑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16-10-20 08:37:38

 

    十月的庐州大地,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一场聚焦金融外包的“中国(合肥)金融外包峰会2016”日前在巢湖之滨合肥市滨湖新区召开。

 

​    商务部原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党组成员崇泉在论坛上表示,我国金融改革亮点不断,普惠金融、新技术应用、区域金融实践等初见成效。通过外包整合外部资源、开展战略合作、降低成本,成为金融业“三去一降一补”的具体实践,是实现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探索。

 

    我国金融外包竞争力不断增强

 

    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我国企业离岸外包金额872.9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我国企业离岸外包金额已达640.2亿美元。商务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编制发布的《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16》显示, “十三五”期间我国服务外包发展依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预计将维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有望突破千亿美元。

 

    “金融外包是外包产业的重要领域,我国的金融外包包含银行、保险、债券、信托等领域。业务结构从软件编程等领域逐步向大数据分析、客户分析等领域转型。总体上来看,伴随着我国金融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金融外包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王旭阳处长在论坛上表示。

 

    有分析认为,“大、云、平、移”及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的兴起,进一步增加了信息技术与金融业的粘合度,加速了金融信息化向数字金融时代的演变。快速、迫切的演变需求及创新颠覆性的模式变革推动金融机构更加专注核心竞争力打造,青睐通过外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体效益的提升,金融机构与金融外包服务提供商的合作日益密切,以二者为主体的生态圈发展模式为合作共赢奠定了基础。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厚媛在论坛上表示,数字化金融导致产业价值链重构,未来金融外包将从成本驱动转向价值驱动,注重个性化服务能力提升、服务集成性提高、融合机会增多,进一步关注风险和安全管控。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也认为,当前金融服务正走向市场化、综合化、国际化、智能信息化及外包融合化,外包已然成为金融服务的潮流,应加快基地—平台—人才建设,打造金融服务业高点。

 

    合肥金融外包生态圈“量增质升”

 

    作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合肥近年来服务外包产业正经历由点到面、由弱变强、量增质升的发展。

 

    安徽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巡视员张光健在论坛上表示:“目前,合肥金融服务基地已经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金融外包企业和服务平台入驻合肥。包括10多家金融机构以及多个金融外包企业和服务平台入驻,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总投资逾280亿元。通过此次峰会,合肥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将更加全面和生动地向全行业展示自己现有的实力和后续的发展动力,并借此在全国乃至全球发出自己的声音,适应国内外更多的优秀企业向这里积聚。”

 

    据记者了解,2009年,合肥经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产业积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汇聚了全市70%以上的外包企业和80%以上的外包业务,服务外包企业420多家。

 

    具体来看,面对金融业前后台加速分离,后台业务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趋势,把握金融后台服务支持体系科技含量高、人才密集、吸纳就业量大的特点,合肥市在包河区建设滨湖新区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目前已入驻中国工商银行(合肥)后台中心、中国建设银行合肥生产基地、上海浦发银行(合肥)综合中心项目、中国银行集团(合肥)客服中心、中国农业银行后台中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肥灾备中心、交通银行、徽商银行、信达资产后援基地、中国人保财险以及新华人寿保险等共计15家金融机构。规划实现客户服务、票据支付和清算、数据分析和处理、定损理赔、灾备业务、数据处理、金融资产管理等金融后台业务的全覆盖。

 

    “很高兴看到多家金融机构入驻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开展研发中心、呼叫中心等领域、深链条的外包业务。我们相信在金融业总体经营良好的大环境下,在合肥市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下,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在合肥布局,促进合肥金融业和金融服务外包实现量质并举发展。”崇泉表示。